- 文韬
《文韬》卷包括《文师》、《盈虚》、《国务》、《太礼》、《明传》、《六守》、《守土》、《夺国》、《上贤》、《举贤》、《赏罚》、《兵道》十二篇,讲治国安民的韬略,阐述战前的各种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。分析在临战之前,一个国家如何做好物资准备、精神准备和战前动员;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敌国的各种情况,以便做到知己知彼。《文韬》卷论述了姜太公的社会观、战争观,侧重讲了战前各方面的准备和选拔任用人才的问题。姜太公十分重视"富国强兵"(《上贤》)。战国时期,孙膑、商鞅、荀况等军事家都提出过"富国强兵"的思想。"秦用商鞅,富国强兵"(《史记•孟子荀卿列传》)。姜太公强调这一思想,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学术向前发展的状况。
- 武韬
《武韬》包括《发启》、《文启》、《文伐》、《顺启》、《三疑》五篇,是在继《文韬》的基础上,讲用武力和非武力两种手段取得国家政权的韬略。为此,姜太公强调了几个重点:一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,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,尤其要充分了解敌情,掌握敌人的企图,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行动,扬长避短,克敌制胜。二是治理人民要顺乎民情,潜移默化地教育民众。这就是要求统治者顺其自然,因势利导,不要强民所难,更不能违抗天下百姓的意愿而行事。三是强调战争准备和战略侦察以及有针对性的确定"文伐"或"武伐"方针。四是强调用兵打仗时,最重要的是统一意志;只有全军上下意志统一,才能独往独来,驰骋疆场。这就是姜太公所说的:"用兵之道,莫过于一。一者能独往独来也。"
- 龙韬
从《龙韬》开始《虎韬》、《豹韬》、《犬韬》讲的是战争中的各种战术问题,致力于阐述指导具体战争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和用兵谋略。《龙韬》包括《王翼》、《论将》、《选将》、《立将》、《将威》、《励军》、《阴符》、《阴书》、《军势》、《奇兵》、《五音》、《兵征》、《农器》十三篇,讲军事指挥和兵力部署的韬略。每作一战,首先必须科学、合理地部署兵力和装备;其次要善于指挥我军又能够调动敌军,再次还应注意天时、地利等客观因素对作战的影响。《龙韬》阐述指挥部组织机构的构成、将帅的选拔和组织指挥等问题,重点是指挥部的构成及参谋业务分工,这在军事史上是有重要文献意义的。
- 虎韬
《虎韬》包括《军用》、《三阵》、《疾战》、《必出》、《军略》、《临境》、《动静》、《金鼓》、《绝道》、《略地》、《火战》、《垒虚》十二篇,讲在开阔地带作战的战略战术和军队装备运用的韬略。《虎韬》主要叙述各种武器装备的运用和进攻战斗的战术指导原则,大致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:一是军器的种类、编配和运用;二是进攻战的战术原则和具体方法。其中包括野战、攻城、反攻、追击、突围等战斗的原则和方法。
- 豹韬
《豹韬》包括《林战》、《突战》、《强敌》、《敌武》、《鸟云山兵》、《鸟云泽兵》、《少众》和《分险》八篇。主要是论述丛林作战、山地作战和水域作战的战术原则,重点放在讨论如何以少胜多、以弱制强和出其不意、攻其不备的战术原则,这是《六韬》的重要用兵思想。论述立足于战略进攻,很少谈到战略防御,即使在《强敌》和《敌武》中,论述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的作战,也主张迅猛出击以争取主动权,转守为攻以弱致胜。具体的作战方法,就是想办法把强大的敌人调动出坚固的阵地,使他们不得不分兵,从而在运动中各个击破敌人。《豹韬》所阐述的便是"利以出战,不可以守"的作战原则。也就是主张积极防御,"疾击其前,急攻其后;或击其表,或击其里"(《敌强》),在防御中采取积极主动的反击战术。
- 犬韬
《犬韬》包括《分合》、《武锋》、《练士》、《教战》、《均兵》、《武车士》、《武骑士》、《战车》、《战骑》、《战步》十篇,讲军队的教练与编选以及各兵种的作战特点和协同作战的韬略。《犬韬》除进一步阐述各种作战方式的战术原则外,主要论述了两方面的内容,一是军队的训练,主要是针对军事训练的重要性、训练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全面论述;二是车战、骑战和步战的战术特点,详细地论述了战国以前车兵、步兵、骑兵三大兵种的组织编队和战术运用等问题。《尉缭子》和《司马法》等兵书,都有军事训练的内容,但《犬韬》对训练的编组、训练内容及方法,阐述得更加完备、系统。